好搜导航
首页»搜索导航:文章搜索试题搜索(239)诗词搜索书籍搜索站点搜索
好学题库|〔2018-黑龙江-49〕作为一种购物方式,“秒杀”带来全新体验,却也留下了复杂况味。转瞬之间,有惊喜也有失望,有欢乐也有忧愁。心理学家说,“秒杀”也是一次心理测验,淡然处之者自得其乐,而那些渴望“一击即中”、希望“马上就有”、总想“付出少收益大”的,则容易陷入纠结的泥沼。看来,“秒杀”可以有,但“秒杀心态”值得商榷。 下列否定“秒杀心态”的诗句是:
  中国→公务员|A|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二、高难题型【解析】文段出处《“秒杀心态”赢不了未来》首先定位原文,“秒杀心态”出现在文段结尾,需结合前文内容…〔05-10〕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3-福建-59〕汉代扬雄讲“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是将书法看作是人品与人格精神的象征,中国书法艺术美学中实际上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学的道德精神,而作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艺术之间的直接纽带,中国书画艺术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审美融通和形式共生,即所谓“书画同源”。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艺术同属中华优秀文化典范,且共同植根中华美学思想、蕴含中华道德精神。 根据这段文字,对“书画同源”的正确理解为:
  中国→公务员|A|形成于同一时期的艺术样式$B|相通的笔墨丹青与审美意境$C|共同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形式$D|同属于中国的独特文化范式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二、高难题型【解析】文段出处《荣宝斋350年:珍重传统,不忘创新》“书画同源”位于文段中间,需结合前后文进行分析。根据“书画同源”前的…〔05-10〕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3-国考副省-45〕《新青年》创刊时名为《青年杂志》,因与《上海青年》杂志的名称部分雷同,从第二卷第一号开始,正式改名为《新青年》。这次更名本是被迫与无奈之举,但在陈独秀的巧妙处理下,却成为促进刊物发展的绝佳机遇。在更名后第一期杂志的篇首,刊登了陈独秀的文章,重新定义了“新青年”这一概念,提出要以“生理心理”的标准,而非“年龄”来区分新旧青年。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一则通告,告知读者杂志更名事宜。变被动为主动,赋予“新青年”三个字鲜明的时代意义与先锋的思想价值,也让《新青年》有了更加精准的办刊定位。 这段文字中的“巧妙处理”指的是:
  中国→公务员|A|精准定位受众,激发情感共鸣$B|采取差异策略,力求独树一帜$C|明晰用户心理,精准投放内容$D|借助事件传播,创造全新概念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二、高难题型【解析】文段出处《〈新青年〉杂志的传播策略》首先定位“巧妙处理”,其位于文段中间,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上文介绍《…〔05-10〕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0-国考地市-52〕“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的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观众是天空。要让风筝飞上天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艺术才有根基,才能保持与观众的交流。 下列观点符合“风筝不断线”理念的是:
  中国→公务员|A|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B|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C|艺术创作应当以生活为基础$D|艺术离开民众就失去了土壤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文段出处《逾1.4亿元的〈狮子林〉,那一头牵着吴冠中永不断线的乡愁》文段开篇引出“风筝不断线”这一理念,说明其看上…〔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0-重庆选调-34〕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虽然也有较安定的时候,但毕竟很短暂,社会动乱是主流,士人也像普通人一样把保命作为第一要务,诸葛亮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颇有代表性。而竹林七贤、兰亭雅士,则是当生命稍有保障时便抓紧时间享乐的典型代表。乱世的残酷现实与求生的强烈愿望交织促进人性的觉醒,士人感觉到纯粹本我更重要,所以属于角色意识的士节被淡化了。画线文句想表达的意思是:
  中国→公务员|A|在乱世里保全好自己的性命,并努力为诸侯建功立业$B|在面对复杂局面以及危难的时候,要沉得住气,不要急于出头$C|在乱世里保全好自己的性命,不去打听诸侯的事$D|在乱世里好好享乐,保全好自己的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画线文句位…〔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3-深圳-78〕习惯了油画技法的观众,会难以理解中国古人为什么能有如此奇妙的想象力。蓝色在油画里多被用于阴影色,在风景中,深蓝色常常和黑色、绿色配合起来作为暗色使用,浅蓝色才会用于天空或明亮水面上的波纹。但细腻的中国画师显然比油画家更了解自己的材料媒介,会将石青和花青截然区分对待,花青溶于水,它会和画面的底色融为一体,它才是用来表达阴影感的蓝色,而石青则是有覆盖性的,用了石青就如敷了一层蓝色的粉,对于讲究空白意境的水墨画来说,这么亮丽的颜色,只好用来表达凸出感了。从画家到收藏家,当然都知道这么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它却是这么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文中最后一句的“它”指的是:
  中国→公务员|A|蓝色的粉$B|表达阴影感的蓝色$C|花青的蓝色$D|石青的蓝色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文段出处《不曾褪色——中西绘画中的青绿简史》本题为代词指代题,“它”位于文段尾句,可结合前文理解其含义。文段开篇指出中国古人有奇妙的象力,接着介绍中国画师将“石青”…〔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2-海南-8〕下列选项中,构成法律上的不作为犯罪的是:
  中国→公务员|A|某商场工作人员下班前看到地上有别人扔的未熄灭的烟头,未进行处理,结果引起大火,整座商场被烧毁,损失严重$B|同学二人相约去海边游泳,一人游泳溺水,另一人明明有能力施救,但是因为害怕在水中被缠住遭遇危险而没有去救援,结果溺水者死亡$C|两位警察下班后相约着便衣乘坐公交车,公交车上遇见一群人持刀互殴致人死亡,警察因为害怕…〔04-19〕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2-重庆选调-11〕下列关于故意杀人罪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公务员|A|王某要李某死于车祸,于是和李某一起飙车,结果飙车的时候因为操作不当,李某当场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王某要李某死亡,于是经常邀约李某喝酒,由于长期喝酒,李某肝脏严重损坏,后患肝癌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王某与李某有仇,于是天天对李某进行语言羞辱,结果李某不堪忍受,跳楼自杀,王某的行为是造成…〔04-19〕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 祝贺【好学触屏】公众号虎力全开、杨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