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搜导航
首页»搜索导航:文章搜索试题搜索(617)诗词搜索书籍搜索站点搜索
好学题库|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5~16小题。(本题共9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代→语文|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07-05〕
标签:(二)古代诗歌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当代→语文|请答题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网友解析】材料一中的事实支持王夫之关于李陵“大节丧失”的观点包括:『降敌背国』:李陵在浚稽山被匈奴大军包围后,最终选择投降,背叛了汉朝,这是对国家忠诚这一大节的丧失。『委罪于人』:李陵的家族被汉武帝诛杀,是因为误传他帮助匈奴训练士兵,实…〔07-05〕
标签:(一)文言文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代→语文|(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input}(2)李陵曰“思一得当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input}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网友解析】(1)希望能自己率领一队,到兰干山南来分散单于的兵力,不…〔07-05〕
标签:(一)文言文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代→语文|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07-05〕
标签:(一)文言文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本题共22分)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多选)
  当代→语文|为将而降 A 降而为之 B 效死 C 战 D 虽欲浣 E 涤其污 F 而已 G 缁之素不可复白。@@@A|A处要断句$B|B处要断句$C|C处要断句$D|D处要断句$E|E处要断句$F|F处要断句$G|G处要断句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网友解析】正确答案:为将而降…〔07-05〕
标签:(一)文言文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当代→语文|请答题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一、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Ⅱ【网友解析】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不在回忆往事时过度“赋予意义”。虽然文中不乏对放牛经历的正面评价和情感抒发,但作者更多是平实的语言记录了放牛的日常,如放牛过程中的细节、个人感受的真实流露,及对那段时光的直接怀念,而非刻意升华或强加某…〔07-05〕
标签:(二)现代文阅读Ⅱ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当代→语文|请答题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一、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Ⅱ【网友解析】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原因在于:『自由与放松』:“我”能够摆脱日常规整的生活,享受自然与放松的状态,与其他放牛娃一同体验集体行动的乐趣。『探索与冒险』:在放牛过程中,“我”有机会探索野外,甚至在坟地里阅读武侠小…〔07-05〕
标签:(二)现代文阅读Ⅱ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代→语文|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2024年普通…〔07-04〕
标签:(二)现代文阅读Ⅱ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 好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