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搜导航
首页»搜索导航:文章搜索试题搜索(658)诗词搜索书籍搜索站点搜索
好学题库|〔2024-国考行政执法-120〕在资料所给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成效的4个指标中,东北三省占全国比重超过10%的指标有几个?
  中国→公务员|A|1$B|2$C|3$D|4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资料分析(表格资料),二、高难题型【解析】根据题干“……占全国比重超过10%的指标有几个”,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表格资料可得,2022年东北三省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8+9.4+13.4≈25万亩121918.9万公斤×10%;东北三省新增节水能力=16…〔04-17〕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4-国考行政执法-119〕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同比增加368万吨。如全国中型灌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均得到充分利用,则中部六省中型灌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占比为:
  中国→公务员|A|不到2%$B|超过9%$C|2%~5%之间$D|5%~9%之间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资料分析(表格资料),二、高难题型【解析】根据题干“2022年……贡献占比为”,结合资料时间为2022年,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表格资料可知,2022年中部六省中型灌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分别为:安徽5422.5万公斤、江西…〔04-17〕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4-国考行政执法-118〕2022年,中型灌区改善灌溉面积与新增恢复灌溉面积比值最大的中部省份是:
  中国→公务员|A|山西$B|湖北$C|河南$D|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资料分析(表格资料),二、高难题型【解析】根据题干“2022年……比值最大的……”,可判定本题为比值比较问题。定位表格资料可知,2022年山西、湖北、河南、江西中型灌区改善灌溉面积分别为25.2万亩、70.1万亩、53.2万亩、40.5万亩,新增恢复灌溉面…〔04-17〕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4-国考行政执法-117〕2022年,中部六省中型灌区新增节水能力占全国中型灌区的:
  中国→公务员|A|不到三成$B|一半以上$C|三成多$D|四成多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资料分析(表格资料),二、高难题型【解析】根据题干“2022年……占……”,结合资料时间为2022年,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表格资料可知,2022年全国中型灌区新增节水能力为121283.6万立方米,中部六省中型灌区新增节水能力分别为:…〔04-17〕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4-国考行政执法-116〕2022年,中部六省中型灌区新增恢复灌溉面积是东北三省的:
  中国→公务员|A|4.5~5倍之间$B|4~4.5倍之间$C|不到4倍$D|5倍以上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资料分析(表格资料),二、高难题型【解析】根据题干“2022年……是……的”,结合选项为倍数,且资料时间为2022年,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倍数问题。定位表格资料可知,2022年东北三省中型灌区新增恢复灌溉面积分别为:辽宁1.8万…〔04-17〕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2-福建-45〕大约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只用直尺和圆规,能否作出一个与给定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这个看似简单的“化圆为方”问题成为尺规作图领域的经典题目,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许多数学家尝试解答却都未能成功。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解答,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几何学问题,还是一个代数学问题。在尺规作图问题中,给定若干角度或线段长度,实质是给出了若干实数;只用直尺和圆规作图这条规则,保证了作出的角度或线段的长度,是给定实数的和、差、积、商、平方根的组合。因此每个尺规作图问题,其实都对应着一个代数问题。 关于“化圆为方”问题,文中没有谈到:
  中国→公务员|A|提出问题的具体背景$B|关于问题实质的分析$C|问题难以解答的原因$D|对该问题的大体描述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Ⅲ),细节判断题,二、高难题型【解析】文段出处《如何把圆等面积地变成正方形?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家数千年》选项A:“提出问题的具体背景”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选项B:根据“…〔04-15〕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4-四川-37〕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丝绸之路文学”蔚为大观,其间多姿多彩的异域文化意象正是“丝路精神”的折射。如唐朝与域外的交往和交流,就为唐诗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其中对使节、商贾、艺人、僧侣和各种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们的活动的描写,蕴含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信息。再如13至14世纪,中国首次形成有着沙漠与海洋两大出口的全球性开放格局,这一时期的丝路纪行文学,上至国家政事外交、军事行动、宗教民俗,下至交通路线、饮食生活、货物钱币等无所不包,不仅文学价值值得重视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与文化价值。 关于“丝绸之路文学”,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中国→公务员|A|在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B|不同时期创作主体的身份$C|作品中体现出的异域风情$D|当代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Ⅲ),细节判断题,二、高难题型【解析】文段出处《一带一路人文研究渐兴起丝绸之路文学景观成焦点》选项A:根据“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丝绸之路文学’蔚为大观,其…〔04-15〕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4-四川-36〕人类造成的污染导致了全球塑料形成类似碳循环一样的自然循环过程。其中微塑料无处不在,其污染水平继续快速上升,人类甚至已经在呼吸着微塑料,这可能会刺激肺组织,导致疾病。研究显示,空气中的微塑料并非直接来自城市的废弃塑料,而是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塑料颗粒被道路交通和穿过海洋、农田的风吹起来的结果。全球范围的建模研究表明,在欧洲、南美和澳大利亚,道路交通也可能是空气中微塑料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非洲和亚洲,田间的风是导致空气中微塑料的主要原因。较小的微塑料可以在大气中停留一周,这导致其被风吹遍整个大陆,甚至影响到了南极洲。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公务员|A|塑料在全球范围的移动将导致地球“塑料化”$B|大气中的塑料堆积已引发人们对健康的忧虑$C|通过空气传播的微塑料现在已经“遍布全球”$D|在空气中发现的微塑料主要与道路交通有关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Ⅲ),细节判断题,二、高难题型【解析】文段出处《空气传播的微塑料污染遍布全球约85%与道路交…〔04-15〕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 好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