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搜导航
首页»搜索导航:文章搜索试题搜索(10)诗词搜索书籍搜索站点搜索
好学题库|〔2023-深圳-7〕数字入诗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历代文人赋诗时,常因妙用数字使诗文增色,下列诗句所含数字均确指实数的是:
  中国→公务员|A|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C|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常识判断(模块综合),一、人文常识【解析】诗词中的数字,有些是实指,但更常见的是“虚指”,是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A项错误:“秦塞重关一百二,…〔02-19〕
标签:一、人文常识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1-黑龙江紧缺-10〕下列诗句中,描述秋天的是:
  中国→公务员|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学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A项错误:该诗句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意为春去夏来,眼前已没有了那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终向着明媚…〔02-13〕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2-广东乡镇-29〕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按春夏秋冬排序准确的是:
  中国→公务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A|$B|$C|$D|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学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意为“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02-13〕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0-浙江A-9〕下列诗词描绘的名胜位于长江以北的是:
  中国→公务员|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化常识),二、高难题型【解析】A项正确:“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是扬州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02-10〕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19-辽宁-18〕“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这首诗描述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中国→公务员|A|秋分$B|白露$C|立秋$D|霜降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化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是宋代文人刘翰所作的《立秋》,大意为“小乌鸦的鸣叫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秋风吹来,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02-09〕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2-四川下-6〕下列诗句描写的景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公务员|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A|$B|$C|$D|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化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02-08〕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3-浙江A-14〕下列诗句与端午节有关的是:
  中国→公务员|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B|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化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A项正确:“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意思是龙舟争渡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02-08〕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当代→语文|请答题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渗透着独特的生命感受:文章描写了乌乡清晨的霜景,草叶上的霜、被霜打蔫的花、枝条萧条的桦树、悄悄隐逝的寒星、农家屋顶的炊烟,这些自然景观都带有霜降节气的特色;贯穿其…〔08-01〕
标签:(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 好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