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搜导航
首页»搜索导航:文章搜索试题搜索(254)诗词搜索书籍搜索站点搜索
好学题库|〔2021-福建-7〕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气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的是:
  中国→公务员|A|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地理常识(自然环境),一、基础题型【解析】每年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直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进入北半球…〔05-2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2-四川-13〕苏轼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说道:“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当天的月相应该是:
  中国→公务员|picurl@@@A|初三$B|初八$C|十五$D|二十七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地理常识(自然环境),一、基础题型【解析】题干中诗句意为:此时,江中月亮刚刚升起,二更时分,月亮落下山,天空一片漆黑。苏轼游金山寺是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此时的月相应为蛾眉月。蛾眉月是出现在农历月初和月底的月相,形状如同眉毛,日出后月出,日…〔05-18〕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19-国考地市-58〕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 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中国→公务员|A|热爱自然的感情$B|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C|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望$D|对自然共同体的义务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这”出现在文段尾句,需要结合前文内容理解。文段首先介绍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愿望,并给出实现这一愿望的对策——要树立自然共同体的意识,接下…〔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19-吉林乙-44〕古代有位李姓博州太守为官极其廉洁。一天,他在烛光下办公,有人送来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蜡烛,点起自家蜡烛。“公烛之下,不展家书”,成为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的生动写照。现实中,有的人常在公私之间安装“旋转门”,公私不分。克己奉公,严以修身、俭以养德,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才是人间正道。在这段文字中,安装“旋转门”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中国→公务员|A|界限模糊$B|标准不一$C|职能错位$D|权责不明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文段出处《把“立政德”放在最前面》文段首先通过李姓博州太守的事例引出公私分明的话题,强调其公事和私事的界限十分清楚。紧接着引出“现实中,有的人常在公私之间安装‘旋转门’,公私不分…〔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19-河北-49〕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许多个案证明,一位作家、艺术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捕捉生命意识,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才能创作出境界最为高超,具有久远而又强劲的生命活力的作品。 这段文字中提及的“大生命意识”是指:
  中国→公务员|A|艺术家要加强修养,要有大格局、大智慧$B|拥有超人类的生命襟怀,向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C|生命是可贵的、神圣的,人类所有正常的生命本能都应得到尊重$D|以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尺度,对笔下人物予以是非好坏的明确判定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首先…〔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0-国考地市-52〕“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的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观众是天空。要让风筝飞上天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艺术才有根基,才能保持与观众的交流。 下列观点符合“风筝不断线”理念的是:
  中国→公务员|A|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B|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C|艺术创作应当以生活为基础$D|艺术离开民众就失去了土壤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文段出处《逾1.4亿元的〈狮子林〉,那一头牵着吴冠中永不断线的乡愁》文段开篇引出“风筝不断线”这一理念,说明其看上…〔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3-深圳-78〕习惯了油画技法的观众,会难以理解中国古人为什么能有如此奇妙的想象力。蓝色在油画里多被用于阴影色,在风景中,深蓝色常常和黑色、绿色配合起来作为暗色使用,浅蓝色才会用于天空或明亮水面上的波纹。但细腻的中国画师显然比油画家更了解自己的材料媒介,会将石青和花青截然区分对待,花青溶于水,它会和画面的底色融为一体,它才是用来表达阴影感的蓝色,而石青则是有覆盖性的,用了石青就如敷了一层蓝色的粉,对于讲究空白意境的水墨画来说,这么亮丽的颜色,只好用来表达凸出感了。从画家到收藏家,当然都知道这么深的蓝色顶在山巅上,既不真,也不像,但它却是这么铿锵有力,艳而不俗,令人过目不忘。文中最后一句的“它”指的是:
  中国→公务员|A|蓝色的粉$B|表达阴影感的蓝色$C|花青的蓝色$D|石青的蓝色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Ⅳ),词句理解题,一、基础题型【解析】文段出处《不曾褪色——中西绘画中的青绿简史》本题为代词指代题,“它”位于文段尾句,可结合前文理解其含义。文段开篇指出中国古人有奇妙的想象力,接着介绍中国画师将“石青”…〔05-10〕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好学题库|〔2020-国考地市-10〕2018年某大型玻璃厂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大气环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哪项无违法记录且符合年限要求的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中国→公务员|A|由周边住户合法有效推选出的某环保志愿者$B|依法在邻省民政厅登记的某环保协会$C|依法在玻璃厂所在地的县民政局登记的某环保中心$D|在国外合法设立但尚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某环保基金会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法律常识(其他法律法规),二、高难题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05-06〕
标签:二、高难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 好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