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A|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传习录》$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D|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论语》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学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选项…〔02-12〕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中国→公务员|A|“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瓷的特点$B|紫砂壶是用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制成的$C|景德镇在宋代时期主要烧制青白瓷$D|唐三彩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是虎和骆驼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专项训练之人文常识(文化常识),一、基础题型【解析】选项A正确: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钧瓷之美,美在窑变。钧…〔02-09〕
标签:一、基础题型学段:职业初期学科:公务员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当代→语文|请答题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网友解析】本诗在描写泉声时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初闻泉声与久听泉声的对比:“骤闻将谓溪当户”描述了初听泉声时那突如其来的震撼,让人误以为溪流就在门口;而“久听翻疑屋是船”则是长时间聆听后产生的错觉,仿佛屋子在泉声的包…〔07-05〕
标签:(二)古代诗歌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
当代→语文|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Ⅰ卷),…〔07-05〕
标签:(二)古代诗歌阅读学段:高中学科:语文来源:好学题库作者:Pioneer|点击收藏